凡人异事杀猪匠老田中华民间文艺
白癜风有什么中药制剂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4928087.html
屠夫,俗称杀猪匠,有人听见就会神经紧张,一身肉麻,认为它是一个冷血职业,算不得什么正经手艺。因为他联想到民间杀猪宰牛、割鸡剖鱼的庖丁厨子,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望而生畏。甚至联想到古戏中刑场上的刀斧手,手起刀下人头落地,惨不忍睹。印象中,这种人就是膀大腰圆,外形粗犷,相貌冷峻,不耐人看的一类。
岂不知历史上也有干过屠夫职业的名人,如姜子牙、樊哙、张飞等,尽管他们都当过屠夫,但后来却协助帝王成就了盖世功业。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有一个聪明机敏智杀恶狼的屠夫:“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戏剧《屠夫状元》,想必许多人看过。所以,屠夫职业是不可小盱的。
不论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猪牛羊鸡鸭鱼,人人都要吃肉,人人都爱吃肉。所以,屠夫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必不可缺的一个职业,他是七十二行之一。行行都会出状元,屠夫也不例外,如《庄子》中解牛的庖丁,华阳街杀猪的老田。
华阳街有个杀猪的屠夫,个子中等,方脸分头,五官端正、毫无凶相。满口牙被烟熏得焦黄,唯有门前两颗金牙总是发亮。喜欢给人谝笑话,讲完别人还没笑,他先自己大笑起来,引得众人不笑也得跟着笑。他自称姓田,洋县范坝人氏,何时因何定居这里,已经住了多少年,无人知晓,人们也不喜欢查根问稍。乡里乡亲的,都简单地叫他老田。
华阳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老田杀猪的离奇故事。华阳各村,都有一个杀猪的屠夫,一般只在本村杀猪。老田因为手艺好,别村的也有请他杀猪的。一天,中坝村王家请他去杀猪,该村本有一个马屠夫,没有被请心中不满,认为老田是“蝗虫吃过界”,将心事说给师兄,师兄借着帮忙到王家转了一趟。老田把猪杀倒放在“杀凳”上,去锅里舀水的时候,杀死的猪竟然跑了,多人围堵不住。老田见状也没有去撵,只见他从装工具的背篓里拿出剔骨尖刀,伸进杀猪筲的水里搅动起来,霎时,整筲水旋转,在中心形成一个漏斗形旋涡。他口中念念有词,提起尖刀,准准地插入旋涡中心。那条猪立时倒地,真正成了“死猪”。筲里的水还没有完全停转,只见马屠与师兄扑爬跟斗赶来,喊叫心疼,请求田师傅不要见怪,搭救性命。老田瞪了他们一眼,右手从筲中拿出剔刀,左手在刀上一抹,马屠兄弟心疼立好,拜谢而去。有人说,马师兄不简单,有异术,更有人说,老田如果没有异术,怎能制服有异术的人?还是老田最厉害。是真是假,人们就是这样传的。
华阳是以农耕为主的地方,上世纪末以前,家家都养猪。正所谓“穷不离猪、富不离书”,其实富人家也养猪。家庭人口多的多养,人口少的至少一年也要养一头,米糠、麸皮、洗锅水、野猪草就是饲料,所以肉嫩油足味香。如果杀猪的手艺高,那肉更是可爱诱人。华阳人认为,老田就是本地杀猪的状元,经他手出来的肉特好,故而,喂下猪要请他杀。
这活脏兮、污腻,但并不比其他行道简单。每年腊月,是老田最忙的时期,家家都要杀猪熏腊肉。
且看老田杀猪,捅刀,快准狠,一刀毙命,放血干净。兑汤,手掌调温,冷热适度,除毛顺溜。
除毛比较费事,把杀倒的猪拦腰拴根葛条,放进筲里抓住演汤。不演水不烫,不演毛不离。汤演到合适的程度,先把猪头和四蹄处理白净,身上用铁刮子一刮,没有除掉的零星毛挂起来再说。两只镣环,小头朝猪两只后腿上扎稳,然后抱起,大头挂在横空架着的木杆上,把个刮净的猪倒吊起来。接着,在猪的后裆处开个指头蛋大的口子,用指头粗一根打磨得非常光滑的钢筋,从切口处沿着皮下捅进去,耳根、腿下,凡是皮不展有褶皱的地方都要捅到。老田把头埋进猪后裆里,用嘴对着口子吹气,边吹边用细棒遍身敲打。要换气,就得用舌头顶住,不能让吹进去的气跑掉。直到猪的四蹄和耳朵直直翘起,整个就像充饱气的橡皮玩具,全身膨胀舒展,用一截削尖的木棍插进气口。这时,任何地方的毛都逃不过他的眼睛,用石头锤,用铁刮子刮,总要连根带毛一根不剩。
毛除完,用冷水浇一道刮一道,三道过后,毛眼里的脏污彻底除净,猪皮又白又嫩,如那长期敷过面膜的脸蛋儿。你别以为这是浇水清洗的结果,实际它是放血干净利索、水温冷热适度、演汤程度合适的成就。
接下来就是剖脊、破腹。腹部破开,肉还在冒着热气。用二尺多长、刀把粗一根木棍撑开,猪的下水全露出来。捋肠子、取肝胆、掏心肺······一应收拾清场。翻肠子是要技术的。老田翻肠快、净、不断节,别人做不到。
家家挂腊肉,也有卖的。卖肉不是用刀砍下就行,一绺子肉要外观顺眼,分量标准,卖完不剩下脚料,那才叫手艺。老田能做到。
华阳人都敬神,不论许愿还是还愿,一块肉的“献供”是首要的。这块肉,是敬神者虔诚的心意,许了多少就是多少,全在于心,不能当做商品来称斤分两,所以绝对不能过秤。既要好看又要分量准,多点少点都是对神的欺骗,神要怪罪的。杀猪状元老田,手上功夫练得特准,说多少是多少,上下相差在一两之内,正合敬神者的需求。因此,敬神的只找老田割肉。
老田已经去世多年了,但华阳的老人们还常念叨他,因为再吃不到白嫩干净的好肉了。
有句俗语叫“死了张屠夫,不吃混毛猪”,可是,田屠夫去了,华阳人经常吃的是“混毛猪”。大多杀猪卖肉的,不求艺精只图赚钱,偷懒耍滑手脚不到。肉不是脏腻,就是毛除不净,更可气的是,把没除净的毛用刀剃掉。现在,人们不论从猪的哪个部位割下的肉,不再拔毛就没法吃。若想享用猪额猪手,那必先让你头晕眼花、手指发麻——好好拔毛。当然,也可喷火来烧,皮焦肉黑,骗过了眼睛瞒不住嘴巴,那毛根毛囊随肉一齐入口下肚,美味否?
所以,杀猪状元老田成了华阳人的怀念。
[作者简介]孟生华,笔名秋天枫叶,洋县华阳人。曾教书育人,后从事行政工作,现已退休。
- 上一篇文章: 大脸妹与腿毛大作战,阿衰助攻草坪除
- 下一篇文章: 别再乱穿毛衣了99的人都要学会的洗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