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化验单经常看,这7个问题你能答上来
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细胞内多种酶的总称,能够反映心肌损伤及其严重程度,可以作为心肌损伤的筛查、诊断、评定预后和随访治疗的理想标志。
心肌损伤的机制为:心肌受损或缺氧→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细胞膜结构破坏→细胞通透性增加→细胞内酶大量释放→血清心肌酶含量/活性↑
1.心肌酶的标记物是什么?
肌酸激酶CK:25~U/L
乳酸脱氢酶LDH:50~U/L
谷草转氨酶AST:5~40U/L
α-羟丁酸脱氢酶HBDB:80~U/L
2.CK的分布及类型有哪些?
肌酸激酶(CK)由M和B两个亚单位组成,组合成3种同工酶:
注:在细胞线粒体内还有另一种同工酶,称之为CK-Mt;肌酸激酶(CK),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中,与ATP的再生有关,此酶的功能是在生理水平上维持细胞内ATP的浓度。
3.CK-MB>CK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CK-BB干扰;
巨CK干扰;
腺苷酸激酶(AK)干扰;
试剂、仪器因素等。
注:(1)当血清中含有大量的CK-BB同工酶时,会导致CK-MBCK,而人的脑组织中含有大量的CK-BB,所以当CK-MB大于CK时,有可能已经引起了脑部的损伤,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新生儿窒息;
(2)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时,大概有10%会出现CK偏高,当CK升高得很明显时,M亚基无法完全封闭,这种情况也会出现CK-MBCK的情况。
以上这2种情况,都对临床有很大的指导和提示作用。
4.心肌酶升高常见于哪些原因?
注:CK水平在人群中不是正态分布,受到年龄、性别、种族、生理状态的影响。
5.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有哪些?
心肌肌钙蛋白T(cTnT):<0~0.03ug/L
心肌肌钙蛋白I(cTnI):<0~0.03ug/L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0~15U/L
肌红蛋白(Mb):6~85ug/L
注:临床上应用心肌损伤标志物主要有肌红蛋白(myoglobin,Mb)、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kinasemuscleB,CK-MB)、cTn,此3项指标是目前临床和检验界公认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6.患儿心肌损伤标记物增高,常见于什么疾病?
(1)高胆红素血症
胆红素过多时可作为氧自由基存在于体内,造成心肌损伤,使心肌酶升高,且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cTnT、cTnI升高较CK、CKMB明显;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标记物及心肌损伤标记物cTn(cTnT、cTnI)水平高于儿童,不同程度的手足口病有不同的心肌损伤;
(3)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小儿cTnT及cTnI检测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CK-MB及LDH1,而且兼有升高较早及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少数患儿血清抗心肌抗体阳性);
(4)急性有机磷中毒
急性有机磷中毒,病情越重,cTnT、cTnI敏感性及特异性的水平越高;
(5)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
轮状病毒产生的毒素可直接损害心肌细胞,从而增加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CK、α-HBDB水平明显升高,合并脱水酸中毒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的CK、CKMB、AST、α-HBDB均明显升高。
注:cTnC在临床不常用。
7.LDH同工酶在体内分布广泛,特异性怎么样?
特异性较差,正常:LDH2>LDH1>LDH3>LDH4>LDH5,如LDH1>LDH2或LDH1>40%则对心肌炎的诊断较有意义。心衰时LDH5升高,恶性肿瘤时LDH3、LDH4、LDH5均升高。
在儿科,无论是心肌酶升高还是心肌损伤标记物阳性(升高),都要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临床应用时都应该避免单指标阳性确诊,需要临床的综合评估,相关检查全面辅助才能获得最准确的诊断。
编辑
周萌萌
题图:视觉中国
推荐阅读:患儿皮肤淤斑伴鼻衄,血凝测不出究竟是何因?
#注意#
- 上一篇文章: 你需要补硒了吗
- 下一篇文章: 2017中西医结合医师综合笔试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