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怎么办
病毒性心肌炎在最近几年里,正在逐步得到人们的重视。发病的年龄阶段很多,从胎儿、新生儿、一直到儿童和青少年都有发病的可能。这其中的患者绝大多数是儿童和青少年。
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后直接侵入心脏,损害心肌,影响心肌的血液供应或是病毒在局部产生的毒素,累及中枢神经后,使心肌发生继发性损害。
这些病毒对心肌细胞有很强的亲和力,当小儿抵抗力下降时,肠道病毒就会“乘虚而入”,诱发病毒性心肌炎。
此外,这种病还与营养不良、疲劳、外伤以及接触有毒物质有关。其在发病前大多都有感冒的症状,因此常被误认为是患感冒而耽误了心肌炎的诊治。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比较特殊,尤其是婴幼儿,由于孩子还小,不会自主表达出哪里不舒服,或表达地不确切,给及早发现和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一般来说,半数以上的患儿开始时先出现感冒或腹泻症状,这些症状逐渐消失,经过暑天或2-3周,孩子才出现心脏症状。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表现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的体力变了:精神不好了,没有以前活泼了,孩子自己愿意坐着或躺着。平时跑跑跳跳时才气喘嘘嘘,现在是不活动或是只有稍微活动也想长出一口气;如果是婴幼儿,则会有胸闷、气短的表现。
由于病毒侵犯心肌,使机体缺氧。“感冒”发烧退了,脸色却总缓不过来,面色发灰、眼眶发青、口唇发紫。严重的面色苍白,多汗,手足发凉。
另外,还要注意孩子的脉搏变化,安静状态下脉搏每分钟超过次,或少于60次,形成过快或过缓。除此之外,如果摸着脉,感觉到跳了几次就出现比较长的间歇,家长就要警惕了——孩子可能出现了心律不正常。医院就诊,可避免疾病的失治和误治。
治疗方面,对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来讲休息是相当重要的,活动和疲劳可使病情加重。对于心脏增大者,应该卧床6个月左右,有心功能不全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恢复期也应继续限制活动,待病情稳定,再逐步增加活动量。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诊疗
对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药治疗有独到之处,在临床上也有较好的疗效。病毒性心肌炎属于中医“心悸”、“胸痹”等范畴,治疗上应根据患儿的不同症状及不同病程辨证论治。
黄芪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最为人所知的中药,但不提倡不加辨证对所有病人都加用黄芪,尤其是儿童。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常常在心悸胸闷之外,尚存发热恶寒、咳嗽咽痛等表证,中医常辨证为“邪热犯心”,治疗应清热解毒养心为主,常用方如银翘散、五味消毒饮等。
部分患儿中医辨证为“痰瘀互结”,多有胸闷或胸痛,舌苔厚腻或舌质偏暗,常用栝楼薤白半夏汤合失笑散等。中成药可用复方丹参滴丸等,也可用复方丹参针静滴。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预防
多数疾病都是“预防胜于治疗”,对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预防,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注意:
一、要根据气温变化来给小儿增减衣物,预防感冒,同时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抗病能力,中医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二、根据临床观察,80%的心肌炎复发病人患有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炎,因此积极治疗上述疾病是防止心肌炎复发的重要措施。
三、对于上学的小朋友来说,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避免功课过劳,因为心脏是最怕劳累的器官之一。
四、在饮食调理方面,要合理饮食,不暴饮暴食,少吃烧、烤、煎、炸食品,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在患病时要注意避免使用可能有心脏毒性的药物,平时也可根据个人的体质用中药食疗调理,最好在中医师当面望闻问切后辨证指导食疗。
大C赞赏
- 上一篇文章: 一段自以为是的话
- 下一篇文章: 西迁儿医人的芳华林淑金主任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