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感冒宝宝肺炎高发季,谨慎用药

时间:2019-1-10来源:疾病治疗 作者:佚名 点击:

最近的天气,太暖和+雾霾,空气超差,下周再降温。

上升或骤降飘忽不定,早有孕妈妈出现流鼻涕、咳嗽或其他感冒症状,症状持久要小心是“流感”。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流感高发季。流感表现与感冒相似,很多人会忽视。

感冒VS流感

常见的感冒,俗称伤风、外感,由一般的细菌或普通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黏膜发炎,易感人群不分男女老少,且四季皆可发生。

感冒症状:表现轻、病程短、感染性小,可有咽干、鼻塞、流清涕、打喷嚏,轻微发烧,头痛乏力等。

流感则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症状:起病急、进展快、好的慢,常见咽喉痛、咳嗽、鼻塞、头痛、全身酸痛、极度无力、食欲差、胸闷等症状,发烧可达39℃。少数孕妈有呕吐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流感真正的可怕之处并非疾病本身,而是随着病情的发展,它会在短时间内引起肺炎、病毒性心肌炎和神经系统感染等并发症。老人、儿童、孕妇,以及慢病患者、抵抗力低下的人群易感染。有效药是奥司他韦。

预防流感,做好这四点

为减少传染流感,孕妈咪们需要做好这四点:

?勤洗手,尽量避免到超市等人群密集的地方。避免和有感冒症状(咳嗽、发热、流鼻涕)的人亲密接触。如果家中有人确诊流感,家中定期进行接触区域的消毒,孕妇应单独使用口杯、碗筷。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活动、合理饮食、规律睡眠,避免生病。常开窗通风,如果空气污染指数大,可借助空气净化器。

?提高警惕、及早发现、诊断,是流感季节孕期出现感冒症状时急需做的事情。

?预防流感,接种疫苗。

小婴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病,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尤其是秋冬两季更为多发,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所致。

正确认识宝宝肺炎症状

1、有发热烦躁厌奶症状

早期体温为38~39℃,亦可高达40℃。

有的肺炎宝宝不发烧,有没有发烧或发烧时间长短,不作为判断肺炎的依据。有的宝宝发烧仅两天就已发展为肺炎,而有的宝宝发烧一周也并不是肺炎引起的。

2、咳嗽、呼吸加快

判断宝宝是否患有肺炎还需看孩子有无咳、喘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喘多呈阵发性,一般不会出现呼吸困难。但如果咳、喘较重,两侧鼻翼一张一张的,甚至口唇发青或发紫,则表示宝宝的病情可能已经严重,不可拖延。

3、精神状态不佳

细心的妈妈们也应该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

如果孩子在发热、咳嗽、喘的同时情绪很好,能玩、爱笑,可能患有肺炎的几率很小,但也应留心观察,因为有些宝宝在患肺炎的初期,精神状态也不错。相反,如果孩子没什么精神、口唇青紫、烦躁哭闹或太过老实、昏睡,应及时就医。

4、胸部有小水泡的声音

由于儿童的胸壁薄,有时不用听诊器也能听到水泡音,所以细心的家长可以在孩子安静或睡着时听听他的胸部。听儿童胸部时,要求室温在18℃以上,脱去孩子的上衣,将耳朵轻轻地贴在孩子脊柱两侧的胸壁,仔细倾听。

肺炎患儿在吸气时会听到“咕噜儿、咕噜儿”的声音,医生称之为细小水泡音,这是肺部发炎的重要体征。

5、三凹征

肺炎造成的缺氧会使宝贝感到上不来气,试图通过加深呼吸来增加血氧,因此在吸气时胸骨下方及两侧锁骨处出现凹陷,而感冒并不会出现三凹征。如果出现此情况,医院确诊以便及时治疗。

根据《年儿童用药安全报告》显示,在儿童群体中,药物中毒占所有中毒就诊儿童的比例,从年的53.0%上升到年的73.0%。从中毒年龄来看,0-14岁的药物中毒儿童中,1-4岁儿童占比最大64.0%。

我国宝宝用药现状

30%聋儿是因药物毒副作用所致

90%的药品无儿童剂型

每年死于不良用药者的1/3是儿童

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

5成儿童用药不规范

3万儿童因抗生素使用不当致聋

孩子全身组织和器官都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功能还不完善,用药需谨慎。

「儿童用药黑名单」

含可待因感冒药,18岁以下禁用

  9月6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修订含可待因感冒药说明书的公告(年第63号)》,对说明书提出修订要求,中相关内容修订为“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用”。

  这类药包括:氨酚双氢可待因片、复方磷酸可待因糖浆、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磷酸可待因糖浆等,共计29个批号。

双黄连注射剂,4周岁及以下儿童禁用

  6月11日,国家药监发布《关于修订双黄连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年第31号)》,对双黄连注射剂〔双黄连注射液、注射用双黄连(冻干)、双黄连粉针剂〕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和项进行修订。

  其中「禁忌」项明确指出:4周岁及以下儿童禁用。

柴胡注射液,儿童禁用

  5月29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修订柴胡注射液说明书的公告(年第26号)》,对柴胡注射液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等项进行修订。

  修订要求在禁忌项下须列出“儿童禁用”,并增加警示语“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等。

匹多莫德制剂,3岁以下儿童禁用

  3月9日,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修订匹多莫德制剂说明书的公告(年第30号)》。

  要求匹多莫德制剂的适应症,被限制为“用于慢性或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的辅助治疗。”且在中明确“3岁以下儿童禁用。”

注射用赖氨匹林,16岁以下慎用、3个月以下禁用

  1月31日,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修订注射用赖氨匹林说明书的公告(年第11号)》。项修改为:16岁以下儿童慎用,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

  赖氨匹林为阿司匹林和赖氨酸复盐,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适用于发热及轻、中度疼痛。

让孩子少生病

家长必须知道的8件事

1.户外活动——让呼吸道更耐寒

孩子呼吸道长期不接受外界空气的刺激,得不到耐寒锻炼,接触了感冒病人后,对病原菌抵抗力差,更容易患病。

专家表示,即使是冬天,做好保暖措施的前提下,要让孩子最少进行半小时左右的户外活动来增强体质。周末在家也应如此。

2.衣服适当——别把孩子捂过头

很多家长喜欢里三层外三层地将孩子裹个严严实实。实际上,小孩的体温相对成人偏高一些,运动量大,易出汗。而严实的衣服使孩子不能很好地热交换,结果导致“热过了头”,会出更多的汗,以至于稍稍受点风寒就会感冒。

3.吃得好

周末在家也要吃好三顿饭,特别是早餐,让体内产生足够的热量来增加御寒能力。

幼儿园三餐的食材都是精心挑选并科学合理搭配而成的。家长们可以参照幼儿园的食谱,合理搭配,补充幼儿身体所需营养。

4.重视洗手——小动作防大病

洗手可预防多种传染疾病,是一种简单高效的防感染方式。家长要带头,和孩子一起勤洗手,特别是饭前和外出游戏玩耍回家后,一定要先把小手洗干净,每次洗手至少用洗手液/香皂揉搓双手20秒。

5.开窗通风——空气流通防感冒

流感病原主要通过人们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闭塞房间隔绝了冷风,却让细菌和病毒密度上升,会极大增加病原传染几率,因此,在空气质量达标时,家长要多开窗通风,以减少室内细菌密度和空气中的病毒尘滴。

6.热水常备——着凉之后捂点汗

如果孩子着凉受寒,应该马上到暖和的房间或床上暖和一会儿,同时喝些热水、热汤或牛奶,让孩子微微出些汗,将凉气排出体外。

7.口罩常备——感冒后及时隔离

家里有人感冒,应为患者佩戴口罩,并尽量减少与孩子的接触,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在天气好时,加大室内通风次数,让空气流通起来,减少细菌数。

而在孩子健康的情况下,家长则不必因为怕冷,在外出时给孩子佩戴口罩,如果整天戴口罩,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锻炼,宝宝反而变得娇气,稍微受寒就更容易感冒。

8.不信偏方——熏醋不是好方法

民间有熏醋可以消毒、杀菌和预防感冒的说法。其实,醋酸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时才有消毒、杀菌的作用,而且消毒杀菌的效果也不是很好,所以并不主张使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醋,所含醋酸浓度很低,根本达不到消毒、杀菌的效果,盲目大量使用,反而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比如熏醋挥发的酸性气体对人体的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会引发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病人的病情发作或加重,严重的甚至会灼伤上消化道黏膜。

家有儿童、老人及哮喘病人等,更是不适合使用熏醋方法来消毒。

-END-

医院-因爱而生

扫码预约挂号/充值/查询:

科室联系

产科门诊:

产一科病房:

产二科病房:

家庭化产房:

宝宝出生证明办理:

儿保科:

产后康复科:

孕妇学校王冬霜

赞赏

长按







































北京最好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防治白癜风


转载注明  http://www.zghjpj.com/jbzl/7154.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病毒性心肌炎_病毒性心肌炎常识_病毒性心肌炎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