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院心脑血管专家刘金城要来锡盟了
首都名医就是您身边的医学养生专家!
专家姓名
刘金城
所属科室
中医专家门诊
职称
主任医师
医院特需专家、教授
医院特需专家
个人资料:刘金城,男,主任医师,教授,六十年代末,师从山西燕北当地名医李侃,开门拜师。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内、难、伤寒、温病、金元及明清诸家。汤头、本草、脉诀等、了然暗诵。悬壶乡里尔来三十有六年矣。先后两次系统学习西医,三次系统学习中医,并获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学士学位。医院担任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至今。长期从事心血管病、糖尿病、肾病的研究。尤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隐匿型肾小球肾炎、蛋白尿、血尿、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多囊肾、肾萎缩及糖尿病、痹证、风湿等多种疑难杂证,颇有独到之处,每以活血化瘀立论,善调补肾阴肾阳,遗方用药,于病机玄妙之处,潜移默化,拈病于无形之中,深得患者好评。
曾参与卫生部、局疑难肾病攻关项目及北京市科委、科协等有关舌诊、脉诊的现代研究,著有肾病调补从小做起为立论的青少年肾生理科普书籍一套,校正《养生保健食疗》书籍一套,计余字;翻译同类肾病专著的部分章节(日文版)30余万字,同时兼首都医科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并指导10余所大学中医专业学生,及欧、美、日、新、韩、港澳台医学博士、修士、中医师、中药师余人次,师出门下遍及海内外,先后为美、英、韩、日本等二十几个国家讲授中医理论及临床肾病的治疗经验,桃李满天,医院提高世界的知名度做出了贡献。曾多次参加国际国内糖尿病、肾病等疑难杂症的学术会议,并发表宣读论文多篇,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医院内科主任医师、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学会理事、中央电视台特邀健康顾问。
业务擅长:
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病毒性心肌炎、脑血栓、老年痴呆症等),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隐匿型肾小球肾炎、蛋白尿、血尿、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多囊肾、肾萎缩),消化系统疾病(胃炎、溃疡、结肠炎),肝胆疾病(肝炎、胆囊炎、脂肪肝、结石症)及肿瘤、糖尿病、痹证、风湿等疑难杂症均有较好的疗效。
心脏病的症状表现:1、呼吸不畅、胸口闷、刺痛,刺痛的时间很短暂,发作几秒钟就过了,最多一分钟。2、严重的会从前胸痛到后背膏肓肩胛的地方,十天半个月会来一次,三、五个月发作一次,发作时间越短越严重。3、左手臂酸、麻、痛。因心脏在左边,所以在左手臂。4、或颈部僵硬、转动不灵活;因为心脏有问题,颈动脉会狭窄,血液供应不顺畅,旁边的筋失血自然僵硬。5、火毒(心火)就会上升,火毒慢慢上升到了额头停留在这里,不可能从额头跑出来,停留时间久了,这里就会长烂疮,很多人会头昏,到达这里会经过两个面颊,经过眼睛,所以心脏有问题,两个面颊会泛红。6、另外,火毒到了顶就会往下降,从额头顺着两个眉陵骨绕着太阳穴穿过我们的后脑,延着颈部进入咽喉,进入肠子,从肛门出去;所以火毒降下来,两个眉陵骨就会酸痛;有的朋友机能亢进,慢慢眼睛压力会大,眼睛会往前暴出来,即所谓的凸眼症。7、火毒降下来,顺着两个太阳穴,太阳穴在两侧就叫偏头,血管就会扩张,一扩张就刺激到旁边的神经,痛的受不了。8、火毒会从后脑下来,这就开始发胀,感觉怪怪的,接着穿到颈部,颈部停留过久,淋巴就会肿大;慢慢进入咽喉,咽喉就容易发炎,经常会感觉有东西哽在里面,吞又吞不下去,吐又吐不出来。再来火毒会进入肠子,肠子会燥进,越来越热,温度太高水份会来缓和,水份来的多来的快,肠子里的粪便就会烂掉,我们就会拉肚子;水份不足,粪便就会干燥,排不出来。9、心脏疾病造成我们的脾胃受伤,脾胃一受伤,消化吸收的能力就降低,吃进来的食物不能消化,最后会胃胀,那些东西会反冲回头,叫做“胃酸”。10、心脏有问题,养份不能输送,总觉得体力不够,想吃多点来补充。中医治疗心脏病
一、热毒侵心型
症状:咽痛,发热,咳嗽,胸闷,气短,心悸,心烦,舌尖红,苔薄黄,脉数或结代。
治法:解毒清热,宣肺宁心。
处方:解毒清心饮。
方药:板蓝根20克,大青叶20克,银花20克,连翘15克,薄荷15克,桔梗15克,竹叶15克,杷叶15克,牛蒡子15克,寸冬15克,柏子仁15克,生草10克。
方义:本方以薄荷、桔梗、杷叶、牛蒡子、连翘宣肺清热解表;板蓝根、青叶、银花、生草解毒清心;寸冬、柏仁养阴宁心。诸药相合以达解毒清热宣肺宁心之效。咳重加杏仁,气虚乏力加党参,心中烦热加豆豉、山栀。
二、气阴两亏
症状:心悸,怔忡,周身乏力,胸闷不适,夜寐多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或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宁心。
处方:炙甘草汤加减。
方药:炙甘草15克,大枣3枚,阿胶15克,生地20克,寸冬15克,桂枝15克,人参15克,麻仁15克,五味子15克,玉竹20克,黄芪30克。
方义:方中炙甘草、人参、黄芪补益心气;生地、寸冬、阿胶、玉竹、麻仁养阴补血;桂枝、大枣鼓动心阳,五味子安神。诸药合用,补心气,养心阴,气血充足,则诸症自除。
三、气阴不足,瘀血阻滞
症状:心悸,胸闷气憋,心前区刺痛,气短乏力,舌质紫(或尖紫),或有瘀斑,苔薄,脉细或涩,或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兼活血祛瘀。
处方:血府逐瘀汤合生脉散加减。
方药:柴胡15克,生地15克,桃仁15克,当归15克,枳壳15克,赤芍20克,川芎15克,桔梗15克,红参15克,寸冬15克,五味子15克,红花15克,丹参20克。
方义:本方以血府逐瘀汤行气活血以消心脉之瘀阻,合生脉散益气养阴,以扶正强心,并助血府逐瘀汤除瘀之力。若胸痛甚加灵脂、蒲黄;胸闷重加瓜蒌。
四、肝火痰热,气阳不足
症状:心悸,心烦,胸闷,夜寐不安,舌质红,苔白干,脉弦。
治法:疏肝泄热,益气通阳,潜镇宁心。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方药:柴胡15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黄芩15克,文军5克,半夏15克,人参15克,桂枝15克,茯苓15克,丹参20克,甘草15克。
方义:本方以柴胡、黄芩、文军疏肝泄热,茯苓、半夏健脾化痰,人参、桂枝、丹参益气通阳和血,龙骨、牡蛎潜镇宁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本方散与敛、通与补、温与清诸法共伍,对于虚实寒热错杂之证独有奇功。
五、心阳不振,痰瘀互阻
症状:形体肥胖,胸闷气憋,头晕而胀,心悸,胸中时有刺痛,气短,纳呆,肢体重浊,舌质暗红,苔白而腻,脉濡滑或结代。
治法:温振心阳、化痰消瘀。
处方: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方药:瓜蒌15克,半夏15克,薤白15克,桂枝15克,党参15克,生地15克,桃仁15克,丹参20克,赤芍15克,枳壳15克,当归15克,甘草15克。
方义:方中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加桂枝以温心阳、化痰浊,以血府逐瘀汤(略加减)活血祛瘀,二方合用,相得益彰,共奏温振心阳、化痰消瘀之功。
注:以上药方仅供临床参考!如医院就诊,医院祝您健康!
- 上一篇文章: 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北京专家荐医栏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