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警惕病毒性心肌炎
春天的气温让人难以捉摸,时而和风温煦,时而寒风凛冽,这忽高忽低的气温,让一些机体免疫力弱的人很苦恼,稍有疏忽就患上感冒。很多人对感冒满不在乎,觉得是个小问题,还通宵达旦地工作或者玩乐。
感冒怎么会发展为病毒性心肌炎?
要说感冒容易变成肺炎,大家肯定不会奇怪。但感冒和心肌炎,一个是呼吸道疾病,一个是心脏疾病,看上去完全不搭界,又怎么会联系在一起呢?
病毒性感冒、腹泻等很常见,当病毒侵入人体时,除了产生一系列的‘上感’症状外,同时病毒会侵入人体的血液,并侵入人体的心肌细胞或间质,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心功能障碍和全身系列症状。
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发病,但不是每个人感冒都会发展为心肌炎,主要人群集中在青壮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抵抗力不强,又喜欢跑到人多的地方去,发生感冒的机会很高,如果感冒很重,可能就有“心肌之危”。
病毒性心肌炎是个什么东东:
所谓“病毒性心肌炎”就是病毒引起的心肌炎症,可以造成广泛的心脏损害。心肌炎早期是病毒损伤所致,之后则可以出现自身免疫反应。
怎么会发生的:
心肌炎大多数从感冒迁延而来。
病毒感染和免疫力低下是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的主要原因。有很多病毒可以诱发心肌炎,绝大部分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也有少部分是肠道病毒感染所致。这些病毒对心脏更“亲近”,它们可以通过血液到达心脏,在心肌细胞里繁殖,从而损伤心肌细胞。
除此之外,心肌炎的发生和机体自身免疫力下降与异常反应有关。免疫力下降后,人体没有办法抵御病毒的入侵,让病毒有了可乘之机,从而在心脏里肆虐。人体的免疫力本身应该是抗病毒、抗细菌的,但是由于病毒侵犯了心肌之后,改变了心肌的结构表象,机体的免疫系统不认识被改变的心肌,将其误认为外来的敌人,从而攻击心肌,这样就造成了自身免疫反应。
长此以往,心脏就会扩大,变成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重症者会出现心衰、呼吸困难、脚肿,或者严重的心律失常。因此,扩张型心肌病可能是因为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所致。
症状:
患者先出现呼吸道的症状,如发热、全身酸痛、乏力,过几天感冒就好了,但两周后,突然出现心脏不舒服,比如胸闷、心慌,严重的会发生休克、猝死。
也有一些患者发病紧急,属于暴发性心肌炎,患者感冒发热的同时就会出现气短、胸闷、或者心律失常,严重的同样会出现休克、猝死。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则可以表现为腹泻、腹痛。
有后遗症吗?
但较重的患者可能会患上心肌炎后的心肌病,医学上称为“外扩张型心肌病”。
但是,还有一部分患者可能留下后遗症,轻症患者可以出现早搏或者传导阻滞。
但较重的患者可能会患上心肌炎后的心肌病,医学上称为“扩张型心肌病”。
避免病毒性心肌炎侵袭的5妙招
01
未病先防
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预防病毒性传染病、及时治疗各种病毒性疾病、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个人卫生及营养,提高抗病能力,从而防止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
02
不劳累过度
当连续伏案工作超过一定时间,千万要放松休息一下,以减轻心脏负荷。尤其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消化道感染时,更不能劳累过度,因为身体免疫力低下,噬肌性病毒感染机会将增多。
03
配合治疗
心肌炎患者应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切不可采取悲观消沉的态度。因为绝大多数心肌炎的预后良好,只要治疗得当,不会遗留任何后遗症。患者要按时服药,但也不要盲目滥用药物,应遵照医嘱,合理用药。
04
定期复诊
对于慢性心肌炎患者医院复诊,可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以了解疾病的发展情况,便于指导今后的治疗。
05
既病防变
病毒性心肌炎的恢复是一个长期过程,应尽早注意休息、及时正规治疗,从而防止病情迁延。部分病毒性心肌炎可以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两者的预后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心肌病呈进行性恶化,预后较差。应坚持治疗与休息,防止各种并发感染,从而彻底治愈病毒性心肌炎。
文章来源于心内大夫金晓峰,版权或知识产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选用仅用于科普,不作任何商业用途;若有异议,请及时联系删除。
医药汇通
每一次分享都想与你同在
”
- 上一篇文章: 病毒性皮炎疱疹分分钟搞定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