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这样的感冒可能是暴发性心肌炎
来源:上海交通大医院
上周二晚上10点,上海交通大医院急诊室收治了一名特殊的“感冒患儿”。
据患儿父母介绍,孩子最初只是发烧,体温最高达39.5℃,他们以为这又是一次普通的病毒性感冒。可没想到2天后,小孩出现了头晕、腹痛、晕倒、口吐白沫、呕吐等症状,医院就诊。
急诊心电图检查提示为“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此时出现在医生脑中的诊断是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心源性休克,这是一种令医生极为措手不及的疾病,致死率极高,片刻耽误不得。
医护团队奋力与死神拼搏小时后,终于将患儿成功抢救回来。
暴发性心肌炎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疾病?
为何如此凶险?
上海交通大医院小儿重症医学科主任朱晓东说,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防不胜防的疾病,发病率不高,但病死率却可高达95%以上,患者以学龄前儿童与青壮年为主。这种病进展快、恶性程度高,一旦起病,稍有耽误就凶多吉少。
“凶险”是医生们对暴发性心肌炎最大的感触。朱晓东表示,暴发性心肌炎是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一种,程度轻的病毒性心肌炎大都可以治愈,只要注意休息大都可以恢复,对身体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而暴发性心肌炎相当于急性重症心肌炎,会使患者突然之间出现恶性心律失常,诱发猝死。
学龄前孩子、青壮年更要当心
朱晓东表示,临床发现,大部分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发病前半个月内都患过不同程度的感冒,以至于很多患者误以为是感冒诱发了病毒性心肌炎。其实这个判断是片面的,确切地说,应该是病毒引起了感冒。
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繁殖,从而破坏人体的正常组织。如果这种病毒恰好是嗜心病毒,就会不断地侵蚀人体的心肌细胞,使其功能受损,诱发胸痛、胸闷、心慌等心脏不适的症状。
学龄前孩子、青壮年是相对容易患病毒性心肌炎的群体。关键是要第一时间就诊、第一时间抢救。
医生提醒大家,感冒、腹泻后出现胸闷心慌心悸都要高度警惕。同时,感冒、腹泻时,应该尽量多休息,饮食要清淡一些,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日常生活中注意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注意通风,劳逸结合,少去人多拥挤的地方。这既是预防感冒的基本原则,也是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方法。
编辑/张玉燕
编辑部主任/胡雪玮
主编/崔颖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护士资格辅导精华心脏病患者怎么护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