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伤心rdquo疾病之病
临床上很多疾病可以引起心脏受损,其中重要的一种临床疾病即为病毒性心肌炎。该类疾病是指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心肌发生炎性改变,可累积心包和心内膜。此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预后较好,病死率低,少部分患者则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急性心力衰竭或者严重心律失常从而伤患者的“心”引起患者死亡。
该疾病目前发生率正逐年上升,因此正确的认识该类疾病,是预防疾病发生的必要前提,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下该疾病。
病毒性心肌炎是如何引起的呢?
致病病毒
目前已知能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有多种,其中以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各种病毒最为常见,如柯萨奇病毒B组、埃可病毒及腺病毒以及流感病毒等,故又称为“嗜心性病毒”。
发病机制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完全清楚,现阶段主要认为可能是病毒直接侵犯心脏或者自身免疫反应或变态反应导致的心肌损伤。一般情况下,早期及暴发型心肌炎可能是病毒直接侵犯心脏有关,而慢性期主要与自身免疫反应或变态反应以及病毒持续存在心肌有关。
发病诱因
当出现上呼吸道或者肠道感染导致病毒进入体内后,再遇到下述诱因后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具体诱因如下:
1)剧烈运动,过度劳累;
2)受到巨大精神创伤后;
3)其他:发烧、过度使用激素、分娩等等。
病毒性心肌炎的征兆有哪些?
一般呼吸道或者肠道感染1-3周后,随着原发疾病症状逐渐好转,患者如果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气促、心前区不适或疼痛,甚至晕厥或者心力衰竭的症状时,则表示此时病毒已经“攻心”,医院诊治,积极配合治疗,以防不测。
患有该病后能做什么,该怎么做?
一般治疗与护理:
尽早卧床休息,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心超恢复正常为止,饮食方面应给予富含维生素、蛋白质且容易食品,如水果、蔬菜;鱼虾、瘦肉等,忌食激性饮料以及钠含量高的食物,如:咖啡、酒等。
药物治疗:
1
抗病毒治疗
可以使用病毒唑、更昔洛韦等广谱抗病毒药,也可以使用一些中药如黄芪、参麦等,但目前这些药物的疗效并没有确切的证据;
2
改善心肌代谢,促进心肌营养的药物
可使用维生素C、1,6二果糖二磷酸、辅酶Q以及磷酸肌酸等药物进行治疗;
3
免疫抑制剂
临床最主要的是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因该激素对病毒性心肌炎及有病毒感染的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治疗不但无益,可能还有害,因此一般情况下并不推荐使用,但对于重症合并心源性休克和心律失常的患者应尽早、足量使用;
4
对症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如存在心力衰竭,则任何可以缓解心力衰竭症状、改善心功能的药物,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ACEI)、洋地黄等均可根据病情酌情使用。
如出现严重心源性休克需给予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如出现快速型心律失常可给予电复律,如出现II度II型或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可根据病情给予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等。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仍并不完善,一般情况下,如有感冒或者肠道感染,则一定要注意休息,切勿超负荷工作、熬夜,甚至参加剧烈的体育运动。如确实已患有该病后,要有信心打赢这场硬仗,注意日常休息,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从而获得更好的康复。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医案顾仁樾治疗心肌炎后遗症1则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